#华南师大报·心理学系30周年# 三代学人:心理学系的学术秉承

2016-03-07 10:25:18 0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校友会

02.jpg

 张积家、郑雪、莫雷、刘鸣和申荷永五位博导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这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同样,心理学系学术脉络历经三代人,自阮镜清等老一辈心理学家开始,到学科带头人莫雷、刘鸣等再到新一代学者,学术生长生生不息,成为一座前后贯通的桥梁。

    开创精神让心理学研究走向广阔天地

    1934年,阮镜清东渡日本,考入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专攻教育心理学。归国后,他到校任教。40年代,阮镜清率先将辩证唯物主义引进心理学。

    1978年后,为改变心理学研究人才青黄不接的困境,阮镜清致力于研究生的培养工作。1982年,他开始招收教育心理学研究生,招生时着重考查学生的学术功底和个人品格,成为华南地区最早招收心理学研究生的先行者。

    据了解,著名书法家何绍甲曾为阮镜清题写一副对联:笃志诲人,五十春秋如一日;研心析理,三千桃李尽良才。准确概括了阮镜清在华南师大传承学术传统和开创心理学研究道路的历程。1985年,在阮镜清等学者的努力下,华南师大创办了独立的心理学系,这在全国高校中是第五家。

    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着后来的学生。建系后,师生面临教学科研条件艰苦和学科前景不被看好的窘境。回想当年,莫雷感慨道:“刚开始我们只有教科院北楼二层的一半房间,连教研室都没有。”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潜心治学,把学生带好。这一切都为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好基础。”

    在阮镜清的带领下,莫雷潜心治学,同样有所开拓:“我是把阮老的思想系统化了,形成一个对人的学习的‘学习双机制’理论。他曾做过一些实验。但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最终由我来把他的理论构想转化为系统的实验。”

    莫雷的学生王瑞明说:“莫老师一直非常强调‘紧追国际前沿’。”王穗苹也说,在当时国际文献存量无多的情况下 “我们跟国外学者联系索要文献,他们真的就寄过来了,就靠这样点点滴滴地积累,把论文写出来,现在还存有很大的一叠。”同时,心理学系的课程范围有限,莫雷那一代学者“摸着石头过河”,将课程拓宽到商业、医学、犯罪、体育心理等范畴,给心理学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种开创精神,从阮镜清到莫雷,从莫雷到新一代青年学者,始终得以贯穿和传承,因此才有了华南师大心理学研究和办学的大视域。

    潜心育人,像忙碌的蜜蜂

    阮镜清以辩证唯物主义来说明心理机能的主要思想,一直是心理学科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基础。阮镜清从心理机能上将人的心理发展从内容推广到机能,用实践来说明心理机能的形成,这是他的思想精髓。

    学术的传承正是在教与学之间。先生以学养充盈学生的思维,完成学术脉络的一次延展,同时,今日的学生又成为未来的先生。

    在培养学生时,阮镜清并不是按照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而是让学生们到他家里去学习。 “他更多的是留一些问题让我们自己学习思考,最后他画龙点睛。”受其影响,莫雷也总是能够达到“自己乐了学生也乐了”的境界,将抽象的问题简单化。“本科学习,统计、测量、研究方法三门课是心理学的核心模块,莫老师很有特色和有条理地把课程融合在一起,还列出了一个非常大而完整的表格。”在本科时,王穗苹听莫雷的课受到很大启发。后来,她和王瑞明在讲授本科生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课程时也发扬了这个传统,将莫雷当年的授课模式沿袭下来,强调让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1996年独立招收第一届博士生后,莫雷开始实行每周一晚的课题会制度,要求学生追踪并报告心理学研究前沿文献,开展“头脑风暴”讨论。第一届博士生张卫、何先友以及后几届的博士生王穗苹、王瑞明等将这种课题会制度传承下来,这种制度也在整个学院推广。莫雷本人20年如一日也始终坚持这种“以科研促学习”的指导方法。

    最让学生难忘的是莫雷“散步教学法”,即在与学生一起散步时交流心得,他希望通过这种学术交流,激发学生思维,“培养打败自己的学生”。

    阮镜清曾谈到对育人事业的热爱:“面对教不完的英才卓烁的广大青年学生,从事做不完的教育科研工作,就类似于英国诗人勃莱克曾说:‘忙碌的蜜蜂,没有悲哀的时间。’”

    重在实践,把握真知

    “以前那一辈的老教师注重实践,到社会上去了解第一手的情况,在学术中应用的地位比较高。”曾与阮镜清共事的卢秀安如是说。

    “他把在40年代引进的、50年代成型的思想到80年代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用实践观来分析引出人的性格形成过程。”莫雷这样深情回忆恩师。有一个事例足以说明阮镜清用实践论的视角探索教育与心理学论题的特点:在抗战的硝烟中,阮镜清跟随着学校的搬迁,曾步行百余里深入苗山实地考察苗族的物质文化生活,在20多天里,收集衣服饰纹乐器30多种,绘画20多幅,摄影10多幅,据此写成《广西融县苗人的文化》一文并发表。

    实践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心理学人。莫雷写博士论文时,为探讨中小学的阅读情况,“一连30多天,靠一辆自行车走遍了广州所有重点中小学”。在研究“系统化的理论”及“学习双机制”两个理论的过程中,莫雷团队就做了近百个实验。“从90年代至今就一直在做,我并不是一个特别会做实验的人,但实验在这几十年里没有停过。”

    莫雷一直做阅读加工研究,跟随他9年的王穗苹亦受此影响,在进行博士论文研究时,继承老师阅读研究的主题。“她把我当时传统的纸笔测量、回忆的研究方法,推向精准的实时测量研究方法,并把这一领域的研究向实验研究的方向去推进。”在莫雷的指导下,王穗苹的论文获评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师生之间传承的学术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心理学人。如此,斯文不绝。(本报记者  周倩瑜 张上求)